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1-11-26 来源:本站
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师间的沟通、学习和合作,切实推进重朗读、会想象、有思考的语文课堂,11月24日上午,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语文组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以“聚焦画面感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力发展”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由钟石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整节课钟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钻研文本。钟老师从题目切入,让学生理解“崛起”的含义。接着提出“是什么让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出“中华不振”这一原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钟老师安排学生们边读边思考,并拿起笔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留下思考的痕迹。通过这一环节,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接着又引入社会背景资料,结合图片真正让学生感受当时“中华不振”给旧中国人民所带来的屈辱。
精彩的课例展示结束后,紧接着由刘豫皖老师给大家带来讲座《长文短教,让阅读思维看得见》。如何实现长文短教,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成为当下统编版教材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共性问题。刘老师就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一、要整体感知把握:可以从课题入手,在对课题的质疑中感知课文,寻找答案;可以从结构入手,全面把握内容;可以从文脉入手,在边读边画表示文章脉络的词句中感知课文,理清脉络。这是长文短教的第一步。二、概括内容着力:需要学生学会从海量的阅读内容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提炼概括,把课文读成一句话、一个词,实现内容的化长为短、化繁为简。也是我们应该把文章读短的最关键的一步。三、删繁就简,感悟关键词句:要从找到影响主旨或人物形象的关键词语入手,抓住关键词句,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循序渐进,进而在读后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内容。
讲座结束后,语文组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收获和思考分享给大家。张老师认为“中华不振”这个切入点非常巧妙——只有充分地体会“中华不振”,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只要充分地体会“中华不振”,学生就会自然地走进尘封的历史与少年周恩来一起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季老师认为:对于长文而言,我们首先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词、一句话,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建构对课文的整体印象。
秋天有播种,有收获,亦有成长。整个教研活动有序而热烈,参会老师都受益匪浅,大家都满载而归。
撰稿:何芳
拍照:丁灿
审核:胡燕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