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1-01-27 来源:本站
从南京到商洛,地理上隔着一千里的路程,但宁商协作、支教帮扶,却在南京和商洛的同仁们心中,架起了一座很近的桥梁。这是傅钰老师的心声。在他的从教生涯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一直是他的教育初心。这八个字,看似简单,却成全了无数孩子的人生,成就了无数家庭的幸福。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心中教育理想的呼唤下,他远离家乡,和曾经熟悉的一切暂且告别,去往秦岭最美的地方商洛支教,去实现一个教育者的情怀。
一、教学的引路人
2020年8月23日,在这平凡的一天傅钰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涯。彼时,商州小学正是用人之际。傅钰老师本身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但学校紧缺的是科学老师。学校将科学课的教学任务交给了傅钰。他毫不犹豫接受了工作安排,很快就投入到了二年级7个班的科学教学中去。在校园里,孩子们总是看到傅老师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原来,科学课更注重实验,而实验需要用到很多器材和教具。为了备好一节课,傅老师常常下班后四处打听,寻找商洛城区里的各种店铺,购买许多新奇的“小玩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包就像百宝箱一样,装满了孩子们喜欢的各种物件。
傅老师总说,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给孩子们的心灵插上科学的翅膀,让他们自己去飞,自己去发现与探索,才会成长得更快。这种理念,也成为了傅老师课堂的一大亮点。
二、孩子的点灯人
白雪覆盖着远山和大地,天地白茫茫一片。但在傅老师眼前,却满是一个个贫困学生的身影。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已经明显泛旧的衣服,在瑟瑟寒风中捧着课本,大声早读,氤氲水汽渐渐模糊了他们早已冻得通红的小脸。他忘不了孩子们读书时清澈的眼神,忘不了那一双双龟裂的小手,更忘不了在校园里,一个学生背上的书包突然破裂,几十本书掉得满地都是的情景。
坐在车上,他和爱人通电话。他用低沉的声音,勾勒着所看到的一切,描述着那个书包破了,掉了一地书的学生。他们当即决定,尽最大能力拿出一部分钱,给商州重度贫困的50名学生,每人送上一只新书包。随后的几天,傅老师细心筹划、多方打探,托朋友从南京购买了50只质量上乘的书包,寄到商洛。当孩子们背上崭新的书包时,傅老师开心地笑了。
点一盏灯,照亮世界。傅老师捐赠的每只书包,都是他留在商洛的一盏灯。也许这灯光还不够明亮,但却足够温暖,足够在这50个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成为他们人生中闪耀着的一道光。
三、散是星,聚是火
不仅如此,傅老师深觉,星星的光芒是微弱的,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他立刻想到家乡的同仁们,希望能够通过号召大家,为商州区第六小学73名建档立卡贫困生和5名低保家庭学生进行捐赠。作为傅老师的坚实的后盾,接到傅钰老师的消息时,摄小的老师同学们立马行动起来,为远方的孩子们进行捐赠,最后捐赠了价值1.716万元的冬季校服78件,以及价值2.0658万元的529种图书1800册。接过傅老师的爱心火炬,我们也加入了传递温暖的行列。将来自南京的这团火,送往遥远的秦岭,距离虽远,但爱让我们彼此的心靠近。
傅钰老师去支教的初心:就像在海边捡贝壳,于我而言,捡到多少是多少,可对被捡到的那些贝壳而言,就是他们命运的改变啊!因为这言短意长的一句话,商州的老师们都亲切的称呼傅钰老师为“捡贝壳的老师”。
傅老师用温暖和智慧感动了商州小学的师生们,用行动和语言照亮了宁商共筑的教育梦,也为我们摄小人点亮了前方的教育之路。他的这份爱与仁义一定会引领更多的老师们在广袤的教育热土上耕耘未来、成就梦想。
撰稿:季颖佳
照片:傅 钰
审核:谢 霞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