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 任务群视域下思维进阶式教学实践研究 ——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语文教研组“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5-09-19      来源:本站

为探索多元教学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910日和912日,摄山星城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师以三上《秋天的雨》为例,开展“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两位授课教师立足文本、各展所长,呈现了两堂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语文课堂。

 

课例展示:双线并进,殊途同归

丁灿老师以“秋天的雨是什么”为主线,打造沉浸式课堂。通过播放秋雨沙沙的音效、展示秋日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听秋雨、看秋景、读秋文”。在文本学习环节,她聚焦“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用声音传达文中“五彩缤纷的秋”,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刘诗瑶老师在打开秋天之门的钥匙是什么”为任务切入点,设计分层探究活动。她将课文拆解为“秋雨的钥匙”“秋雨的颜料”“秋雨的歌”三个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梳理课文脉络。同时,她注重读写迁移,布置小练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秋雨的感受。

 

专题讲座:理论引领,实践赋能

杨晓乐老师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讲座中,以三(上)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深研教材、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设计活动、多元评价这五个方面探索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路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

王泽郡老师则从新课标理念出发,《从技术辨析迈向审美理解与文化认同——小学比喻、 拟人修辞教学中的进阶策略》为题,引发对比喻和拟人的思考,引导学生超越表层文字,步入语言艺术的深层境界,将修辞分析化为美的体验,将语言学习化为文化认同,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研讨交流:同课不同“趣”,异构显匠心

7研讨交流.jpeg

课后,语文教研组围绕“两堂课的教学亮点与改进方向”展开热烈研讨。听课教师们一致认为,两位教师虽教学思路不同,但均紧扣语文核心素养:丁老师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品语言”,刘老师的任务驱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学方法”,真正实现了“同课异构、异曲同工”的效果。

研讨中,大家还针对“如何平衡情境创设与知识落实”“怎样通过任务设计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等问题交换意见,提出“可尝试将两堂课的优势融合,在情境中加入探究任务,让课堂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等建议,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总结提升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对比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更打破了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推动教师在“异构”中碰撞思维、在“同课”中深耕文本。未来,我校将持续开展此类教研活动,以多元教研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为学生打造更优质的语文课堂。

 

撰稿:孟 颖

拍照:杨晓乐

一审:丁 灿

二审:王泽郡

三审:俞 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