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5-05-19 来源:本站
为提升教师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2025 年 5月 15 日,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 ——CPR、AED 与气道异物梗阻处理” 专题讲座。本次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指导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们系统传授儿童急救核心技能,强化 “安全第一响应人” 责任意识。
理论筑基:明晰急救黄金法则与法律保障
培训伊始,中国红十字师资黄曼琳校医以 “时间就是生命” 为切入点,强调心脏骤停后 4 分钟、窒息后 4-6 分钟的 “黄金急救时间”,指出每延迟 1 分钟抢救,生存率将下降 7%-10%。随后,围绕 “安全第一、快速评估、及时呼救” 三大急救原则,结合校园场景详细讲解环境安全排查、意识呼吸判断及紧急呼救流程。特别解读《民法典》第 184 条 “紧急救助免责条款”,明确教师在紧急情况下实施救助的法律保障,鼓励教师主动担当校园安全守护者。
技能解析:儿童 CPR 与 AED 操作要点详解
针对儿童心肺复苏(CPR),黄校医对比成人 “C-A-B” 流程,重点讲解儿童 “A-B-C”(开放气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操作规范:开放气道时需保持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呈 60 度角,胸外按压采用双手或单手掌根,深度达胸廓前后径 1/3(约 5cm),频率控制在 100-120 次 / 分钟,按压与呼吸比例为 30:2。同时强调高质量复苏标准,如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减少中断时间等。
在 AED 使用环节,通过 “开电源、听它说、照它做” 九字口诀简化操作流程,详细演示电极片贴放位置(儿童分前侧位与前后位),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给出设备选择建议:8 岁以上使用标准 AED,8 岁以下优先儿童模式或电极片。特别提醒避免在水、金属表面操作,及电极片避开植入式医疗设备等注意事项。
实战突破:气道异物梗阻识别与分级处置
针对校园高发的气道异物梗阻,培训以 “识别是关键” 为核心,通过 “V 字手势” 及询问 “你被卡了吗?” 快速判断病情。分场景讲解处置方法:轻症有意识者鼓励咳嗽;严重有意识者依次采用背部叩击(两肩胛骨间最多5 次)、腹部冲击(剑突与脐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无意识者立即启动 CPR。特别强调 1 岁以上儿童与成人急救法一致,操作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伤害。
模拟淬炼:情景实战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在综合模拟演练环节,教师们分组参与 “午餐窒息”“运动后心搏骤停” 两大场景实操。场景一:模拟 “学生午餐时突然面色青紫、无法发声” 时,教师们迅速判断梗阻等级,规范实施背部叩击与腹部冲击;场景二:运动时面对 “倒地无反应” 模拟人,团队协作完成 CPR 流程并正确使用 AED。现场黄校医实时纠错,确保按压深度、电极片位置等关键动作精准到位,切实提升 “理论转化实践” 的应急反应能力。
“此次培训不仅是技能学习,更是责任传递。” 周灵副校长表示,全体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把急救知识融入日常安全管理,守护学生在校每一刻。未来,学校将持续强化校园应急体系建设,通过常态化演练打造 “教护结合” 的安全防护网,为儿童健康成长筑牢生命防线。
本次培训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有效提升了教师群体的急救素养与责任意识,为构建 “平安校园” 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黄曼琳
照片:孙丽男
杜新新
一审:王振兴
二审:周灵
三审:俞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