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5-03-21 来源:本站
如何让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不仅能收获知识,更能锻炼思维、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科学组的老师们围绕“基于推理论证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研究”开展了第二次校本研修活动。
【第一次上课】
2025年3月19日,吕文欣老师执教了《庞大的“家族”》一课。吕老师从视频导入,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再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蚂蚁、蜘蛛等小动物是否属于昆虫。吕老师先出示七星瓢虫、蚊子、蜜蜂等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共同特征。实验环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通过画图的方式,记录昆虫外形上的共同特点和身体的结构。为了学生观察的更清楚些,吕老师还借助了AR技术,将一个个小昆虫投影在学生的课桌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活跃。最后吕老师通过昆虫猜一猜,和昆虫模型做一做两个小活动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第二次跟进】
2025年3月21日,曹培菊老师开展跟进式教学,同样执教《庞大的“家族”》一课。曹老师以学校要建昆虫博物馆,探讨哪些动物能被放入昆虫博物馆作为情境导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们都踊跃地说出自己认为可以放入博物馆的动物。接着曹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标本,并尝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观察、记录,在实践中去发现昆虫的共同特点,这让他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哪些动物能进昆虫博物馆)到收集证据(观察标本),再到得出结论(总结昆虫特征并判断动物是否为昆虫),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交流研讨】
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研讨,对这堂课将推理论证融入教学环节的创新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提升学生推理论证能力提出了宝贵建议。
许晗老师点赞吕老师的观察比较环节:先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图片,接着观察实物标本,再通过AR投影展示,符合学生认知。同时给出建议:推理论证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说蜘蛛不是昆虫?你的理由是什么?不满足昆虫的什么特征呢?利用问题链帮助学生一步步理解知识,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许晗老师点赞曹培菊老师的导入环节:学校要建昆虫博物馆,哪些动物能被放入昆虫博物馆,创设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同时给出建议:在观察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细微结构的观察还不够仔细,在引导时需要更加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本次教研课成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推理论证的兴趣,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为教师们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宝贵经验。相信在未来的科学教学中,推理论证将持续引领学生深入探索科学世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未来之星。
撰稿:吕文欣
拍照:曹培菊
一审:许晗
二审:朱冬梅
三审:俞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