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方寸之间承古韵,创意邮戳启新章——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美术组教研活动(二)

浏览数量: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5-03-21      来源:本站

京剧脸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民族精神。为践行"以美育人"理念,摄山星城小学美术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开展《京剧脸谱邮票设计》特色课程研发。这节课通过将京剧脸谱艺术融入方寸邮票的创作中,引导学生用现代设计语言传承非遗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新生机。

京剧脸谱作为中华文化的"无字史诗",承载着独特的民族审美与精神密码。为落实"以美育人"理念,摄山星城小学美术组针对苏少版二年级下册《民间艺术》单元,创新开发"非遗脸谱+邮票设计"融合课程。通过设计京剧脸谱主题邮票,引导学生在方寸之间感受传统美学,用童稚视角传承文化基因。

 

【第一次上课】

2025年319日午第一节课,杜新新老师在二(1)班进行了《你会设计邮票吗》的第一次尝试教学。课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的内容,杜老师在本课基础上调整课程内容,以我国传统的京剧脸谱为题材设计的课,本课介绍邮票的历史,学习邮票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了解设计邮票的必要元素,教授学生如何设计和制作邮票。画好邮票边缘的齿孔,开始绘制邮票中间京剧脸谱的图案,先用铅笔勾勒脸谱的外轮廓和五官,逐步深入到脸谱纹样的细节描绘,运用不同的点、线、面进行装饰。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行当的脸谱,学会用对比色等鲜艳的颜色给脸谱上色。

,美术组成员对于本次课程进行研磨,章荔老师提出采用多媒体展示邮票的图片、视频,直观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但在示范环节给学生展示的范画和参考素材有难度,导致班上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产生畏难情绪。下次可降低范画和参考素材的难度,提前制作分步绘画视频,方便学生随时回顾学习;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讨论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后续要合理安排讨论时长。孙老师认为学生对设计京剧脸谱邮票兴趣浓厚,课堂氛围好,学生参与度高。在绘画技巧上,一些学生能快速的画出脸谱的外轮廓和确定好五官的位置,但很多学生跟不上,不知道如何确定五官的位置。教师应在示范时加强脸部“三庭五眼”的讲解,关注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辅导。

 


【第二次跟进】

3月21上午节课,章荔老师在三(2)班进行《你会设计邮票吗》的第二次尝试。老师通过丰富的图文、精彩的视频,全方位展示邮票的多样类型,深度剖析邮票图案的特点与文化内涵,小邮票大世界,方寸之中天地宽,邮票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有政治、经济、科技、艺术、文化等。随后,课程将进入绘画京剧脸谱邮票的教学环节。从勾勒京剧脸谱的外轮廓,教你如何确定脸谱的大小的五官的位置;到京剧脸谱的色彩搭配,让学生掌握传统色彩在京剧脸谱绘画中的运用精髓。并且根据第一次课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将课程示范内容精简压缩,分步骤讲解。

课后,美术组进行了研讨,针对杜新新老师和章荔老师的课堂教学,各位美术组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改进建议。孙丽男老师指出,在课堂当中老师在杜老师的基础上降低了范画和参考素材的难度,细化了示范环节,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内图书馆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素材,但仍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绘画京剧脸谱,可提前给学生上一节京剧脸谱的课,让学生充分了解京剧脸谱和绘制脸谱的纹样。杜老师认为大部分学生知道如何绘画京剧脸谱,但对于京剧脸谱的纹样设计缺乏了解,可以在脸谱的纹样设计上加强给学生们示范。

该课程以京剧脸谱为载体,引导学生解构传统程式化色彩语言与几何构型规律,通过邮票设计的"主题凝练-构图约束-符号转译"三维训练,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微型艺术载体,在方寸间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双向共生。

撰稿:杜新新

拍照:孙丽男

一审:章荔

二审:朱冬梅

三审:俞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