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5-03-11 来源:本站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深研教材,把握素养导向,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四到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开展了以“任务群视域下思维进阶式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朱冬梅、孙梦琳两位教师以《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为载体,同课异构,为大家带来了动情感人的语文课堂。
3月5日,先由朱冬梅老师进行课例展示。朱老师以题目“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忠骨”引入课题,通过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用“主要人物加主要事件”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启发学生围绕毛泽东的两个身份——主席和父亲,抓住毛泽东见到电报后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人物内心的多重痛苦。最后,抓住毛泽东珍藏毛岸英遗物的细节,利用想象补白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朱冬梅老师以读带悟,使孩子们浸润在浓浓的父子情和家国情中。
3月7日,由孙梦琳老师进行同课异构。课堂上,孙老师紧扣单元主题,设置体会艰难抉择、走进主席内心两大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体会毛主席作为父亲的常人之情和作为主席的伟大胸怀。整堂课,带领学生紧扣描写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细节,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感悟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孙老师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通过一架“天平”向“主席、父亲”不同角色的倾斜,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更是巧设“英雄故事宣讲员”情境,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精彩的课例展示后,由杨露和陈怡冰老师带来两场讲座,主题分别为《多维度人物描写手法的作用探究》和《人物描写与时代背景的交融呈现》。
在讲座中,杨露老师认为对于这种多篇在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上相似的革命题材文章,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来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中“品味”革命文化的内涵,“领悟”革命精神的真谛。其次,在备课时要对单元主题进行统筹安排,设计合理的读写任务,这样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调动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陈怡冰老师认为在教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捕捉他们学习的困惑点与生长点,拉近学生和课文之间的时空跨度和情感距离,使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可触可感。在上课前要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熟悉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事件,对于革命文化课文,更重要的是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和人物事迹。接着根据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确定朗读的基调,再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合适的朗读形式,然后合理的运用朗读技巧,最后根据课文内容和情感变化,调整朗读的速度。
讲座结束后,两位执教老师对自己的课例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教研组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听课后的思考与收获,大家深入交流,气氛热烈、活跃。“教而不言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语文教研团队的风采,摄小天佐路校区的语文教师们将继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打造扎实高效的启智课堂而努力前行!
撰稿:邢媚娟
拍照:杨露
一审:丁灿
二审:朱冬梅
三审:俞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