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聚焦民族音乐,感受传统文化——摄小天佐路分校音乐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报道(三)

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4-12-13      来源:本站

音乐是流淌的文字表达,是极具魅力的艺术体现,而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我国民歌源远流长、绚丽多彩。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音乐教研组围绕“聚焦民族音乐,感受传统文化”主题,开展了音乐学科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由杨晓悦老师和李娜老师对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材《森吉德玛》进行同课异构,分别执教两节音乐课。

【第一次课例】

第一次课例照片.jpg

20241211日上午,杨晓悦老师先进行了同课异构第一节课的执教,与她一起参与音乐课堂的是六(4)班。课堂开始,杨老师带领学生回忆学过的少数民族歌曲,接着引出蒙古族,并通过视频的方式了解了蒙古族,这个过程学生聚精会神,接着杨老师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的乐器,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对于蒙古族对于马头琴有着极大的兴趣。对后续学习歌曲也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乐曲响起,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听赏歌曲,使得学生沉浸其中,接着自然的说出歌曲的情绪,为了使得歌曲更加丰富,又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声势律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着蒙古民歌的魅力,杨老师还对比听辨了管弦乐版本的《森吉德玛》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了歌曲的魅力,且更加丰富了歌曲的内涵,最后杨老师还让学生加入竖笛,使得整节课更加的有层次,最后在学生的歌声中可以感知到学生对蒙古族歌曲的喜爱之情。

【第二次跟进】

第二次跟进照片照片.jpg

李娜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第二节课的执教。李老师通过竖笛曲《草原牧歌》引入了今天的课堂,李老师让学生感受了草原的魅力,接着引出今天的主题,以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以及蒙古民歌曲调的特点,着重讲解了长调和短调,接在在问题中引出今天的歌曲,让学生听辨歌曲《森吉德玛》是属于长调还是短调,学生通过仔细聆听也很快的得出答案,随即李老师提出问题,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每个乐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学生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倾听着,李老师讲解了《森吉德玛》的创作背景,学生们深受感动,最后加入了情感完整的演唱歌曲。

【课后研讨】

研讨照片.jpg

课后,山星城天佐路分校的音乐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给出了建议。杨晓悦老师对李娜老师课的建议:李老师在课堂中逐个解决歌曲的附点节奏,重难点解决非常到位,为后续孩子的演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面李老师还加入了声势动作和竖笛,学生对于蒙古族的歌曲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于歌曲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唱歌的感情也更加充沛,但本节课的安排上要注意取舍,注意时长安排。赵帆老师肯定了两节教研课的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杨老师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享受课堂爱上课堂,孩子们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好的理解,但在音乐课堂上还是要关注孩子的听感,让孩子能安静的听歌,大声的唱歌。

此次音乐教研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在这样的研讨学习中,相信教师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撰稿:李 娜

                                           拍摄:赵 帆

一审:朱冬梅

二审:李景平

三审:俞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