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4-11-25 来源:本站
2024年11月22日,以“立足学科素养 深耕项目学习”为主题的小学信息科技第12周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举行。本次活动由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活动采取线下交流的方式举行,汇聚了众多区内信息科技学科的优秀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推进信息科技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课例展示】
《数字化传输》
第一节课由南京市栖霞区炼油厂小学的王彩云老师执教,以栖霞山枫叶为导入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紧密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探究数字化网络设备的连接,在探究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把数字生活经验与现实信息科技应用场景的关联,王老师合理使用教材,创新教学资源,飞鸽传书,希沃白板,问卷星等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多网络接入方式有更进一步地理解。恰到好处。课堂最后,王老师利用数字化传输的方式宣传栖霞山的枫叶文化,学生产生的家乡情与信息化设备相连接,拔高了整节课的高度。
《从编码到解码》
第二节课南京市栖霞区由摄山星城小学的徐爱竞老师执教,徐老师巧妙地创设机场安全员手势指引飞机安全行驶情境,并通过学生小组交换角色,解码生日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编码、解码在传递信息中的作用,深入探索数字化传输的奥秘。通过这些互动性的学习环节,学生们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在数字化传输过程中,编码和解码是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必需步骤,也是确保信息能够准确、高效传输的关键。最后,引入文件解压过程,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了高效,安全,快捷的传输信息。整节课,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学习体验感,不断触发思想的碰撞,共同感受教学相长的美好。
《可靠的信息传输》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的张伟伟老师执教,这节课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身份证号码中的校验码作为具体示例,用身份证错误的问题引出了数据校验,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接着通过呈现两幅图,师生互动探讨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和其根本原因,研究了校验方法,提升传输的可靠性。再通过生动有趣的魔术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奇偶校验码的规律与特点,深入理解其原理和应用。最后,利用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校验码方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数据校验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评课交流】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评课环节由摄山星城小学的陆曦曦老师主持,首先由三位授课老师对自己的课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复盘反思,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设计过程。
然后,南师附小南邮校区的李梦晴老师、燕子矶中心小学的业绪光老师、南外仙林分校华侨城小学的孙静蕾老师分别就当天开设的三节课进行了评课,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就教学方法、课堂实践、学生思维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由信息科技教研员华柏胜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简要总结。华老师首先对三节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深入研读课标和教学指南是准确把握信息科技教学的方向。对东片小学信息科技教研组,严谨踏实的推进新教材新课标下的教研给予高度赞扬。还指出每一位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深入研究、不断自我提升,一起成长,一起向上。
此次研训活动内容充实、交流深入,进一步激发了栖霞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教学热情。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收获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宝贵的实践经验,还感受到了信息科技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
撰稿:路琼琼
图片:徐爱竞
一审:陆曦曦
二审:李景平
三审:俞 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