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4-11-07 来源:本站
音乐是流淌的文字表达,是极具魅力的艺术体现,而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我国民歌源远流长、绚丽多彩。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音乐教研组围绕“聚焦民族音乐,感受传统文化”主题,开展了音乐学科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由赵帆老师和李娜老师对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材《牧童之歌》进行同课异构,分别执教两节音乐课。
【第一次课例】
2024年10月30日上午,赵帆老师先进行了同课异构第一节课的执教,与她一起参与音乐课堂的是三(2)班。课堂开始,赵老师以新疆风景的图片和音乐为背景,引导学生们想象自己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随着小马蹄节奏的出示,孩子们仿佛来到了遥远的大草原,赵老师通过双响筒模仿马蹄声的节奏,还通过肢体动作模仿小牧童骑马奔驰的样子,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在歌曲教唱环节,教师和孩子们进行接龙演唱熟悉歌曲旋律,而对于附点节奏这一难点,赵老师采用了对比教学的方法,通过加附点和不加附点的两种唱法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附点节奏对音乐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最后在舞蹈组、乐器组、演唱组,生动活泼的表演中结束本节课的音乐之旅。
【第二次跟进】
李娜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第二节课的执教。李老师通过一段优美的新疆舞开始我们音乐课,孩子们也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紧接着李老师创设出草原放牧的情境,李老师带领学生模仿马蹄声,做出骑马扬鞭的动作,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解决本节课的难点节奏——附点节奏,知道附点八分音符要读的长一些,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要读的稍微短一些。接着李老师带领同学们聆听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再大声的朗读歌词,从字里行间中寻找歌曲想要传递的情感。慢慢的孩子们能完整的演唱歌曲。李老师还将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最后在拓展部分,李老师使用双响筒、碰铃小乐器伴奏,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后研讨】
课后,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的音乐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给出了建议。李娜老师提出赵老师的课在难点的部分用时过长,导致最后的拓展没有很好的展现,整节课的各环节时间需要再进行调整。杨晓悦老师肯定了两节教研课的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音乐课堂上还是要关注孩子的聆听,注意聆听范唱,注意聆听钢琴的旋律,这样教学起来会很轻松,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次音乐教研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在这样的研讨学习中,相信教师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撰稿:赵帆
拍摄:杨晓悦
一审:朱冬梅
二审:李景平
三审:俞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