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实践研究——摄小天佐路分校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报道(二)

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4-10-21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积极贯彻落实金陵好课堂创新行动,提高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水平,提供共学共研、共同成长的平台,关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地,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英语教研组开展了以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次活动由王雯倩老师和秦晓丹老师对译林版英语新教材三年级Unit 4 This is my friend (story time)进行跟进式课例研究。

1015王雯倩老师带来一节三上Unit 4This is my friend 第二课时Story time教学与她一起参与英语课堂的是三(1)班的学生们。导入环节,王老师通过Free talk不仅回顾了前三个单元的句型,也与学生拉进了距离。接着,王老师亮出了本单元的big question,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句型介绍朋友。Story time教学中:王老师通过What's the story about? How do Wang Bing and Liu Tao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What do you think of Liu Tao's writing?这三个问题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并进一步加深对大问题的理解。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边学边演,厘清对话中的人物关系。读后,王老师再次提出big question,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丰富了语言输出,在四人小组中轮流介绍了自己的朋友。最后,孩子们利用课前做好的朋友卡片,介绍自己的朋友,实现了语言学习的迁移创新。

1.王雯倩老师上课.png


1017午,老师在录播教室执教,与她一起参与英语课堂的是三(3)班的学生们。在课例展示环节,老师通过人物图片复习名字,借助情境帮助学生回忆cartoon的内容。接着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视频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How do Wang Bing and Liu Tao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What is the story about?接着带领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王兵和刘涛介绍朋友的方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语言知识框架。在读后环节,老师借助板书,设计拓展活动,让学生制作朋友卡片,然后和同学们分享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秦晓丹老师上课.png


课例之后,由仲小燕老师和吴芳亭老师分别带来两场主题分享。仲小燕老师分享的讲座题为《基于英语活动观的小学英语故事板块教学实践》。仲老师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板块为实践案例,分享了如何在英语学习观的指导下,设计循环递进的学习活动,让教学目标变得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她首先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进行语篇研读,接着和大家分享了基于课时教学目标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推进,即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



吴老师分享的主题为 《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以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 为例》,吴老师在讲座中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经。吴老师结合课例,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具体分析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小学英语story time 板块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活动观的第一层次是学习理解类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是基于文本内容表层信息而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深耕语篇的主题语境,创设具体情境;第二层次是应用实践类活动,该层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文本内容的再现,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新知识逐步内化并转化为能力;第三层次是迁移创新类活动,该活动重在引导学生针对绘本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作者态度进行批判和评价。最后,吴老师强调,在story time 板块教学中要认真设计三个层次活动,让儿童站在语言的中央,去学语言、用语言和创语言。

通过此次研修活动,老师们对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在下一次研修中,课例和分享会有更加精彩的呈现。

撰稿:秦晓丹

拍照:吴芳亭 

一审:仲小燕

二审:陈焜 

三审:俞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