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京韵彩绘 传承国粹——摄小天佐路分校美术组校本主题研修活动

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5-17      来源:本站

中华文化渊源流传、博大精深,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瑰宝,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为了弘扬国粹,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大力开发京剧课程,章荔和孙丽男老师进行同课异构京剧系列课程《绘头饰》,从京剧人物角色的头饰入手,传承国粹。

章荔老师上课

5月13日(周一)下午,章荔老师在四(1)班进行了《绘头饰》的第一次尝试教学,课程现场,章荔老师通过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穆桂英不同时期的装扮,提问:你能看出最明显的区别在哪里吗?具体说说有了哪些变化?让学生了解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场景中头饰的区别,可以帮助观众快速了解剧情,进入情境之中。接着通过视频《穆桂英挂帅》片段了解盔与平时注重装饰性的头饰不同。通过辅助线分析其结构特点,章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巧妙的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表现头饰的层次关系,提醒学生大胆而富有个性的表现。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拿起画笔,将头饰与自己的创意结合,用鲜艳的色彩,表现出京剧人物头饰。

在课后,美术组成员孙丽男老师、章荔老师、谢羽曦老师、董家宇老师对于本次课程进行研磨,董老师提出我们在进行美术教育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画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大师的作品,学习他们的创作技巧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谢老师还强调:要让孩子们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在动笔之前就要想好画什么,怎么样去表现,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空想。孙老师认真记录并准备下一次课程的尝试。



孙丽男老师上课

5月15日(周三)上午第一节课中,孙丽男老师在四(4)班进行《绘头饰》的第二次尝试。孙丽男老师根据第一次《绘头饰》课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在课程内容中加入了互动环节,通过自制的头饰与视频中的盔相比,直观了解其中的区别。头饰实物的展示结合多种图片,让孩子在创作时能直观的参考头饰的主要特点和各种头饰组合起来的前后关系。让同学们在绘画京剧头饰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后美术组进行了研讨,针对孙丽男老师和章荔老师的课堂教学,各位美术组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改进建议。谢羽曦老师指出,在课堂当中孙老师在章老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结合实物有创意的把握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抓住关键。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撰稿:章荔  孙丽男

拍照:董家宇

审核:宋德琴

发布:路琼琼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