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以学评教:跟进式优化教学设计——摄小天佐路校区数学教研活动(三)

浏览数量:3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5-16      来源:本站

为了不断提高我校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给老师们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教师风采的舞台,514日下午,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13年级数学教师开展本学期第三次“以学评教:跟进式优化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教研活动。

【课例展示1

林飞宇老师带领二(2)班的孩子们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开始,林老师提问:“关于角,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接着从学生提出的3个问题:(1)角在哪里(2)角的样子(3)角的特点展开探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当中找角,初步感知角的特征。讲授画角时,让学生指导,清晰直观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如何比较角的大小,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引出重叠法并总结方法步骤。通过课件演示清晰地让学生意识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的活动角演示,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

【交流研讨】

评课环节,林老师分别从导入、探究新知、讨论交流、练习设计等几个环节展开自己的思考,在座的数学教师积极参与交流与研讨,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王露锦老师指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容易浮于表面,引发思考:怎样打通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傅钰老师指出研究要求:“可以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等做一个角”要清楚。徐香梅老师指出:用圆片折一个角这一环节可以用得更好,如:多对折几次,角就越来越小。



【课例展示2

钱娟老师带领二(3)班的孩子们学习《角的初步认识》,钱老师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从认角、画角、比角三个方面带孩子们一起学习。上课前,钱老师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入,激起了孩子们认识角的兴趣。再让学生指一指身边物体上的角,再把物体上的角抽象成数学上的角,从而知道“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直的边”。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学会了画角,并且感受到了角是有大小的。这节课的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小组讨论,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更多的自主学习体验。

【交流研讨】

评课环节,钱老师分享了这节课的课程设计和知识的重难点,并且就本节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组内老师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傅钰老师指出授课教师能够合理的运用素材让学生创造一个角,但如果在投影展示对比的时候能够选择两个典型的角更有利于学生去比较角的大小。徐香梅老师就这节课的内容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是否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对角的认知,自己创作一个角,再展开对角的研究。讨论结束,组内的老师一起观看了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课例,老师们纷纷感慨张老师的这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和趣味性。

 

教而不研究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之际,更注重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教师应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定不移教研结合,方能致远。本次活动展现了数学组在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精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高效的、有力量的数学课堂。

撰稿:林飞宇

拍照:邵敏

审核:宋德琴

发布:路琼琼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