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3-10-13 来源:本站
集体研“德”,教学有“法”。在这清风褪夏色,秋意上枝头的10月,摄山星城小学天佐分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开展了主题为“深化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活力课堂”的教研活动,旨在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倡导质效双增的作业设计改革。
首先,由陈怡冰老师带来课例“少让父母为我操心”。陈老师用精良的课件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运用文字、视频、思维导图、采访和丰富多样的问题引领学生,不但让学生了解了父母每日要做的事,更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忙碌都是为了谁,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怎样才能少给父母添麻烦?学生从学校、家中、户外玩耍三个情景进行了细致地思考,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坚定了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决心。
精彩的课例展示后,邢媚娟老师以《“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业的设计》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邢老师提到:传统的道德与法治作业,往往是教师利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是非判断,这种判断绝大多数是一种简单的事实性判断,而道德与法治它不仅是一门事实性学科,更是一门价值性学科,这就要求老师设计、研发思辨性作业,通过价值澄清、观点采择、两难选择、正反辩论等方法,来培育学生对是非、曲直的思辨、探究能力。对此,邢老师提出了四种作业设计形式:
1. 思辨性作业: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领悟力。
2. 情感性作业: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品质和人格,让美好的道德与法治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
3. 实践性作业: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不仅能深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更能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探究能力。
4. 阅读性作业:将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引入课堂,或是将身边人、身边事等引入作业中,让作业成为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接着,各位听课老师发表了自己对本节课的想法:视频导入课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讨论并能反思自己;陈老师擅用思维导图,一目了然,条理清晰;事例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转换视角,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
最后,谢霞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从长远来看,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做好笔记,从生活中渗入道德的教育,德法课未来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这关乎学生对国家的爱护以及祖国未来的发展,并希望老师们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中,共同建设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精彩课堂,为学生身心发展、为祖国日益强盛打下坚实的地基。
撰稿:李奕馨
拍照:邵轩颖
审核:宋德琴
发布:路琼琼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