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2-07-18 来源:本站
摄山星城小学“相约星期二”第200期到来之际,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及生命叙事撰写能力,促进教师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深化教育改革,总结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学校以“新语星路:我的生命叙事”为主题,陆续推出职初教师的优秀事迹。敬请大家关注,欢迎大家分享!
陈梦雅老师,江苏南京人,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现在是摄山星城小学2022年新入职的语文教师。陈梦雅老师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也在2020年度“钉钉杯”全国外语写作大赛中荣获决赛优秀作品奖。
2022年6月6日,陈老师走进了摄小的大门,她说她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因为迈入这个校门意味着陈老师将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位教师。作为一名新手教师,陈老师有着饱满的热情、远大的抱负,但陈老师自身谦虚,认为与经验丰富的前辈们相比,她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稚嫩小白,正如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一样,此刻,陈老师也站在了她人生新的起跑线上。她怕因自身性格急躁,班级管理会一团乱麻;她怕因自身教学无法,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她怕因自身的经验不足,与家长的沟通无从下手。
虽然陈老师处于对未来的迷茫与惶恐之中,但陈老师始终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陈老师积极跟进学校的新教师培训方案,每天上午与两名带教老师一起跟岗实习,下午参加学校各个部门紧锣密鼓的培训。
经过两星期的培训,陈老师从工作和校园两方面深入了解了摄小。早自习时,陈老师还未踏进班级,同学们各个端着书本、放声朗读;大课间时,同学们迎着朝阳舒展身体,各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午看护时,同学们默契地不发出声音打扰别人,各个趴在自己的书桌上休息。陈老师说,这一切都是学生带给她的感动。此外,摄小的教师们更是让陈老师找到了一种归属感。陈老师的两名带教老师:赵玲玲老师和万大康老师都十分亲和,对陈老师的疑问耐心解答,也愿意将自身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倾囊相授。
除此之外,陈老师也分享了她参加每一次的培训的心得感悟。从建设园林式校园的方案中,她感受到了学校对于环境育人意识的理解;从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培训中,她看到了新生力量的希望;从相约星期二的平台中,她看到了学校对于职初教师成长的重视;从优秀教师经验分享中,她领会了“凡事最怕认真”的道理;从一个个教育教学小故事中,她更加理解了“教书育人”的内涵。
陈老师认为,这一份职业,其实可以很简单,简单到用心即可;这一份职业,其实可以很纯粹,纯粹到尽力即可;这一份职业,其实可以很执着,执着到无悔即可。陈老师本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会用心,会尽力,更会让自己执着无悔。
身为一名教师,陈老师深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既要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培训期间,陈老师积极进取,每天听课并撰写听课记录,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来充盈自身,争取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成为长流水”。在日常生活中陈老师也礼貌待人,遇到前辈主动打招呼,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前辈。陈老师还说,作为一名新教师,她要学的要做的远不止这些,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加倍努力,相信有学校提供的优质平台,有领导的殷切关怀,有前辈教师的热心帮助,她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再次踏进摄小的大门,学生们清脆的问好,前辈们亲切的问候,陈老师真切地感受到她是摄小的一份子。在摄小的校园里,总有一种精神鼓舞着她,总有一种温暖包围着她,总有一束光指引着她。她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二十出头的她们意气风发地出发,几十年后又风卷残荷般地离场。在这条路上,也许风光无限,也许风雨满肩,但陈老师已经做好了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准备,此刻的陈老师不再忐忑不安,更能满怀期待、充满信心地说一句:“摄小,我来了。”
撰稿:陈梦雅
拍照:陈梦雅
审核:孙梦琳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