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红领巾寻访系列报道之四(2)中队云寻访雨花台烈士陵园

浏览数量:8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2-09-06      来源:本站

为喜迎二十大,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爱党情怀,近日,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四(2)中队的部分少先队员进行了线上云寻访活动,追寻党的足迹,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革命精神。

此次云寻访的地点是雨花台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一公里处,占地153.7公顷,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在全长1500米的中轴线上,由北向南,烈士就义群雕、烈士纪念碑、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依次展开,组成中心纪念区,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与中心纪念区相辅相成的,还有分布在陵园内各处的知名烈士墓、东西殉难处等纪念性建筑。

8718367adab44aed2e73b43804509001a18b86d64d90.png


据史料记载:南梁初年,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设坛说法,因内容十分精彩,感动佛祖,顷刻间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一大批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为了民族解放、民主自由,英勇牺牲在雨花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党和政府决定在这里兴建烈士陵园。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深刻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烈士就义群雕位于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最北端——当年革命烈士就义的地方,北殉难处。北殉难处是1927年至1937年国民党当局杀害革命志士的刑场,也是烈士牺牲人数最多的地方。烈士就义群雕于1979年落成,主体呈浅赭色,由大小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群雕塑造了9位共产党人、革命志士英勇就义前的不屈形象,之所以塑造九位烈士,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9有为大为多的含义,表明雨花台牺牲的烈士成千上万、人数众多,这座群雕就是他们形象的代表。


此次云寻访结束后,同学们有的写下寻访感受,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得。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知道了革命先烈所做的伟大贡献,还让他们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希望同学们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争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撰稿:刘豫皖

拍照:学生家长

审核:杨晓悦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