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理解运算本质,构建数学模型——栖霞区小学数学四年级单元备课研讨

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4-17      来源:本站

416日下午,栖霞区四年级作业设计组的数学教师相聚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共同开启“理解运算本质,构建数学模型——栖霞区小学数学四年级单元备课研讨”的教研之旅。栖霞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新涛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王青老师执教四年级《乘法运算律》。王老师通过复习导入,带领学生回顾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接着王老师鼓励学生积极猜测,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充分鼓励学生多说思考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方法总结规律应用等活动中锻炼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感受数学大单元的思想。

第二节课,张丹丹老师执教四年级《乘法分配律》。张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运算律,唤醒旧知。接着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两种不同算法,并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观察两种方法的相同,根据观察的等式的特点再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并尝试用一道算式概括所有算式。这节课围绕“观察—猜想—验证—运用”四大环节展开,注重结合图形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意在探索乘法分配律怎么分怎么配,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迈皋桥中心小学的李云老师进行了《理解运算本质,构建数学模型》的讲座分享。李老师从“运算律”的教材内容和教材实践进行分析从单元内容的整合和重组、本单元主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出自己的思考。




基于此,各位听课老师进行交流研讨,老师们指出:上课教师准备的学材丰富,但是学材的选择和使用很重要,不能让学生的思考过程变成线性流程,要结合学生学情,基于知识的生长点,给予孩子表达、探索的氛围。

最后,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陈新涛老师对活动进行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教学的精彩表现,陈老师指出:大单元教学设计从单元整体出发,将多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有序排列、有机组合,具有整合性、逻辑性和生本性。基于一个高站位、大格局,用一根主线串联探索规律的方法,从算法到算理再到算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站在大单元的视角不能忽略学生的学习经验,从素材的使用到模型的建立,学生完整经历探索规律、建模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公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思想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精彩的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

 

                                    撰稿:徐香梅、邵敏

                                    拍照:李定蓉

                                    审核:宋德琴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 版权所有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09027009号 网站管理